2025年10月炒股资金配资,美国国会的一场听证会突然成为焦点。在这场讨论中,一位防务专家彼得·普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:如果中国在高空引爆一颗特殊的核弹,美国将瞬间陷入大规模停电,整个国家将回到没有电力的“黑暗时代”,仿佛一夜回到了工业革命前。这种说法听起来像是灾难片的情节,但它却引发了美国政坛的广泛关注。那么,这种所谓的“末日预演”真的是现实威胁,还是一种政治手段,用来为军费预算争取支持呢?美国高调宣扬中国电磁脉冲(EMP)武器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的焦虑和计算?
让我们从这场听证会入手,试着解开背后的复杂逻辑。其实,EMP武器并不是什么新技术。美国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探索。1962年,美军在太平洋进行了一次名为“星鱼Prime”的核试验,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:夏威夷电网在爆炸后瞬间瘫痪,电话、灯光完全停顿,直接让人们意识到EMP的威力远超预期。美国五角大楼由此发现,EMP不仅仅是核爆的副作用,它其实是一种能够精准摧毁电子设备的强大武器。
展开剩余81%此后,美国便开始全力投入EMP武器的研发。1991年,海湾战争时,美军就曾使用搭载EMP弹头的战斧导弹,使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彻底瘫痪。2012年,波音公司研发出了一款名为CHAMP的高功率微波导弹,测试过程中,它成功地让七栋建筑的电子设备在几分钟内全部瘫痪。而到了2024年,美军甚至为特种部队配备了便携式EMP枪,将EMP技术应用到了战术级别。
然而,讽刺的是,美国自己在这项技术上发展迅猛,但当看到其他国家也在研究EMP时,却表现得十分敏感和防备。2025年,美国国防部推出了名为“SHOTCALLER”的秘密计划,准备投入108亿美元研发25种新型“黑科技”,其中就包括新一代EMP系统。然而与此同时,美国却在国会内高呼“中国EMP威胁”,甚至提到“全美陷入黑暗”这样的电影台词。
这种“我们搞就是防御,你搞就是威胁”的双重标准,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的技术霸权思维。要理解这一点,我们不难发现,制造恐惧感往往是美国在争取军费预算时的惯用手段。让国会成员相信“明天就可能断电”,就能轻松促成数十亿美元的预算批准,而中国则成了他们最方便的“敌人”。
与此不同,中国在EMP技术的研究上则一直走得非常谨慎。早在20世纪60年代,中国在核试验中对EMP效应进行了详细观测,并积累了大量数据。然而,直到2011年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才推出了首款实际应用的电磁装置,这些设备主要用于电子对抗和干扰,远非像美国那种可以大规模摧毁的战略EMP武器。到了2024年,珠海航展上展示的高功率微波设备,也明显是防御型产品,主要用途是拦截导弹和干扰敌方雷达,而非攻击其他国家。
与此同时,中国在非核EMP(NNEMP)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,采用了压电陶瓷方案,这种方案结构简单、成本低、便于小型化,甚至可以搭载在无人机上。这种技术的发展,符合现代战争中“点对点、可控精准”的趋势。中国的EMP技术,始终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,而非为了对外攻击。
对此,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,反对将中国的正常科研活动妖魔化。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曾公开指出,部分美国人患有“受迫害妄想症”,总是将中国的技术进步视为威胁。导弹专家杨承军也强调,中国的武器实验完全是按照年度计划进行的,根本没有针对任何国家的目的。换句话说,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增强自身安全,而非挑起对外冲突。
美国的反应,实际上更像是“心虚”的表现。美国的基础设施,尤其是电网系统,早已年久失修。全美70%的变压器已经使用超过40年,许多地区的电网缺乏冗余设计。2021年德州暴雪事件中,持续三天的停电造成了数百人死亡,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,暴露了美国电网系统的脆弱性。美国的研究机构曾模拟过,如果在堪萨斯州上空引爆一颗EMP弹,几秒钟内就会导致全国70%的电网瘫痪,恢复可能需要几个月。
实际上,真正让美国感到焦虑的,不仅仅是电网的脆弱性,更是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整体崛起。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、从生物科技到半导体,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快速突破,让美国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还能保持全球科技领先地位。美国国家反情报中心负责人曾明确表示,美国必须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,才能维系超级大国的地位。
因此,美国不仅炒作“中国EMP威胁”,还把这种恐惧推销到台湾。2025年,台湾地区启动了所谓的“台湾穹顶计划”,计划投资万亿新台币建设高空防御系统,声称是为了防御EMP攻击。实际上,这不过是美国通过军售获取利益的又一手段。
然而,现实是中国早已不再依赖核爆EMP。而中国在东南沿海部署的“电磁穹顶”系统,能够远距离干扰导弹导航系统,精准防御,而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破坏。这种防御方式,更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。
归根结底,围绕EMP技术的争论,正是大国博弈的缩影。美国渲染“中国EMP威胁”,并非因为中国准备进行全球停电,而是因为美国在技术升级上的拖延,而中国则悄悄追赶上来。EMP技术本身没有“正义”与“邪恶”之分,关键在于其用途。中国研发EMP技术的目标,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,而非让全球陷入停电。
面对这一现实,如果美国真的担心“瞬间陷入黑暗”,与其在国会进行“惊悚片式”的听证会,不如着手修复已经破旧不堪的电网系统。同时,国际社会也在尝试通过联合国推动《战略电磁武器管控倡议》,旨在区分战术级EMP干扰器与战略性的大范围EMP武器,推动国际合作,避免技术误用。
在这个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炒股资金配资,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各国建设自己的实际能力,而非通过制造外部恐惧来稳固内部信心。美国如果真的想避免“黑暗”,不妨从清理自己的电力系统开始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